云南省自然生态监测网络站点 | 白马雪山复合生态系统垂直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森林云南 2024年10月23日 11:56 云南
白马雪山复合生态系统垂直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时长03:50
源远流长
白马雪山复合生态系统垂直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白马雪山复合站”),是2021年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建设的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均为云南大学,采取与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共建的形式进行建设和运维。白马雪山复合站地处云南省西北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始建于2010年。站区海拔跨度2000多米,是云南省境内唯一以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为主要观测对象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白马雪山复合站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神农架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贡嘎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一起构成中国由东北到西南的山地垂直带谱野外科学观测体系。
作为云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重点支持项目,白马雪山复合站现已建成7个1公顷垂直带谱监测样地和3个6公顷的永久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并具备水分、土壤、大气及生物等国家野外观测站监测能力。
专精覃思
基于白马雪山的区域代表性和台站的学科定位,白马雪山复合站的研究方向为:山地生物多样性分布规律与维持机制;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高山、亚高山垂直气候形成机制及其对植被垂直带谱的塑造作用;山地垂直带谱复合生态系统过程在景观尺度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高原隆起和冰川消融对山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落叶松林样地
累累硕果
白马雪山复合站依托站点长期定点观测数据、样地监测数据以及仪器设备开展研究工作,多篇论文发表于学科领域的顶级期刊,产生了多项代表成果。
1.揭示东亚成为孑遗植物在地理气候尺度上长期稳定避难所的机制,研究阐明了100多年以来植物学界非常好奇的科学问题“为何在欧洲及北美于地质时期的冰期已绝灭的许多植物却幸存于东亚?”。
2.提出性冲突是促进雌性个体进化与维持的理论,创造性地将性冲突理论引入雌花两性花异株性系统进化中,为植物性别演化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
3.关注气候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指示作用,为构建能够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网络提供了理论基础。

物质与能量交换研究平台
梧桐待凤
自建站起,通过云南大学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持,白马雪山复合站科研人员办公、食宿和应急避险等基础设施的硬件条件和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为长期定点规范开展生态学监测和实验研究提供了有力保障。

管理站
联系方式:1506072026@qq.com
来源: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改革与科技产业处 林科院 宣传中心
编辑:谭钠丹 王靖媛
校核:王佳纯
终审:彭杏资
